昨天在跟朋友聊賣商品這件事。我之前的想法就是說好內容好產品自然會吸引人過來,過去一年多逐漸的不那麼想了。如果真的是這樣,那廣告這個行業不會存在,行銷人也會全部失業。自己在之前的面試過程中也會時常發現到:明明 A 公司的績效、能力都比 B 公司好,但 B 公司的規模硬是比 A 大個好幾倍
前陣子有提到信任轉移到個人。實際的例子像是今天有個身家幾億的有錢人想買理財產品,很大可能他不會在意到底你給我的是 10% 報酬還是 15%,我買你的產品是因為我跟中間這個 agent 的關係
這過程的信任是透過中間的 agent,這件事剛剛想就很有趣了,這其實可以類比到投資
投資的 agent 就是財報(或是線圖)。現在大多數投資人透過看財報(線圖)來做投資決策。我們信任這些東西給我們的資訊,所以做了投資的決策
今天我在想的是,那要怎樣讓信任往下一個階段轉移?找來的有錢投資人從信任 agent 變成信任背後的基金經理人。從信任財報數字(或者各種量化指標)變成真正去理解經營公司的人
我想到的還是只有教育。但教育真的夠嗎?一直講一直講,客戶就會從 agent 轉到基金經理人嗎?還是這就是透過仲介模式必然會產生的弱點?快速變大就要想怎樣留住客戶,慢慢變大就比較不會有這個問題嗎?